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蔡明亮看中聖經中的莎樂美,文中提到莎樂美是希律王愛上的繼女,她殺了她的情人....我就想說:奇怪我聖經看那麼多遍,也沒有看過莎樂美這個名字,所以我就去Google 了一下.....


總而言之,今天又學了一樣新知識跟聖經有關的....^^y.....


===================================================


死與看——也談王爾德的《莎樂美》張昀韜



  劇本《莎樂美》中的主要人物與聖經原型幾乎是一一對應的。

  劇本網址:
http://www.tglin.idv.tw/essay/literature01.htm


  國王希律、王后希羅底、公主莎樂美,喬卡南即《聖經》中的施洗約翰。可是,王爾德在劇本中增加了一個意味深長的人物:衛隊隊長,年輕的敘利亞人。年輕的敘利亞人迷戀莎樂美的美貌,在莎樂美出場之前,觀眾對她美的了解完全是通過年輕敘利亞人的眼睛看來的。


  莎樂美出場后看見先知喬卡南,並被他的美所吸引。在莎樂美狂熱地要求得到喬卡南身上最美的東西的時候,年輕的敘利亞人自殺死去。熟悉《聖經》的人們知道,莎樂美的故事原本既不關乎愛,也不關乎美,那麼,我們的分析,就從劇中這第一個為美而失去生命的人物開始。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月光如銀的晚上,年輕的敘利亞人眼中的莎樂美一開始就與月亮聯系在一起。月亮“像一個小公主披上了黃紗,那雙腳卻是銀色的,它像一個小公主長了一雙白鴿般的纖腳,你看它的樣子就是在翩翩起舞。”月亮幾乎與莎樂美完全等同起來,因為莎樂美后來就是光腳在年輕敘利亞人的血泊上跳起七條紗巾舞,以要求施洗約翰的人頭。


  莎樂美在年輕敘利亞人的眼中與種種清冷的意象相連:“銀鏡中白玫瑰的影子”、“白色的蝴蝶”、“迷途的鴿子”、“風中抖動的水仙花”、“銀光閃閃的花兒”……這樣,在莎樂美出場之前,以月亮為中心的意象群制造了一種清冷的、純潔的氛圍,向我們暗示著莎樂美內心的處女情結。莎樂美出場之后,說月亮像“一枚小硬幣”,是“一朵銀色的花朵。月亮清冷、嫻靜,我敢說她是一個處女,具有處女之美。”


  在這天晚上,希律王的生日宴會上,莎樂美已察覺到她母親的丈夫——希律王對自己懷有淫邪的欲望,莎樂美厭惡這種罪惡的欲望,她強調自己內心處女的高傲和純潔。清冷的月亮,硬幣的寒光,風中抖動的水仙花,這些意象的重復出現,無疑使我們了解到莎樂美內心深處對純潔的向往。


  可是,當莎樂美看到先知以后,她像變了一個人,開始瘋狂地追求美和愛。最初莎樂美被喬卡南肉體的純淨之美所吸引,百合花、積雪、皎月,這些純潔的意象象征著先知的純淨。在遭到拒絕之后,莎樂美用“毒蛇爬過的粉牆”、“污穢不堪的白墳”來否定喬卡南肉體的純淨美,轉而愛戀喬卡南的嘴唇的紅艷:“割開口的石榴”、“鴿子的紅爪”、“珊瑚枝”、“朱砂”,這些西方文學中象征欲望的意象暗示了莎樂美從愛戀純淨到欲望的熾烈的轉變。在莎樂美反復要求吻喬卡南的嘴唇之后,年輕的敘利亞人自殺並倒在莎樂美和喬卡南中間。


  在我看來,年輕的敘利亞人是莎樂美的一部分,他是莎樂美身上自戀感和處女情結的外化。年輕的敘利亞人語言中種種清冷意象的反復是對處女情結的強調﹔希羅底小童也曾說,年輕的敘利亞人喜歡在河水中端詳自己。羅馬神話中自戀的那爾克索斯就是因為整日端詳河水中自己的影子而不顧愛戀他的女神,最后被變成了一朵水仙花。在莎樂美沒有遇到先知之前,她是清冷的,自戀的,不願受欲望污染的處女,這完全在敘利亞人的意象中暗示了出來。在聽到先知的聲音之后,莎樂美反復要求年輕敘利亞人為她放出先知,見到先知之后,對美和愛的向往摧毀了原本的自戀情結。年輕的敘利亞人作為自戀和處女情結的犧牲在莎樂美和喬卡南之間倒下、死去,美和愛終於推翻了一切障礙。


  這時,清冷的月亮在希律王的眼中“像一個瘋女人,一個到處尋找情人的瘋女人,她還裸露著身體。她簡直一絲不挂。雲彩追著給她往身上披衣服,可是她還不讓雲彩給她披。”月亮暗示了莎樂美不可抗拒地追求美,寧可放棄一切乃至生命的轉變。正如莎樂美在得到喬卡南的人頭之后所說的:“我本是一個公主,你卻敢責罵我,我是一個處女,你卻把我的貞潔剝奪了。我靜若處子,你卻往我的血液裡填塞了火焰……愛之神秘遠比死之神秘更神秘啊,愛才是唯一應該考慮的。”年輕的敘利亞人作為莎樂美身上自戀的部分,月亮、水仙花、硬幣這些清冷的意象的處女象征,都在愛與美的面前毀滅了,成了愛與美的犧牲。


  另外,觀看與阻礙觀看的意象也始終貫穿在劇本中。我們知道,王爾德唯美主義推崇感官美,認為能給人帶來美感的東西高於一切。由視覺、觀看得到的美無疑是美感獲得的一種主要的方式。《莎樂美》中對觀看與阻礙觀看這一對矛盾意象的反復強調,凸現了他的思想。


  劇中一共出現了三組觀看與勸阻的場景。一是戲劇開始時年輕敘利亞人與希羅底小童的對話。年輕的敘利亞人眼睛離不開莎樂美,他稱贊她的美貌,把她和冰清高潔的月亮相連。可是希羅底小童一直勸阻他說:“你老是看她,你看她看得太多了,這樣看人是很危險的。沒准會招來橫禍的。”希羅底小童眼中清冷的月亮顯出死亡的象征,像一個死女人在尋找犧牲物。因此,他勸年輕的敘利亞人不要看莎樂美,以免招來橫禍。


  第二組是莎樂美與年輕的敘利亞人。莎樂美稱贊喬卡南肉體的純淨之美,要靠近看看喬卡南。年輕的敘利亞人屢次勸阻,要莎樂美回到宴席上去,可是莎樂美越看越被喬卡南的美所吸引,堅持一定要得到喬卡南身上最美的東西。這組觀看與阻礙觀看的對立暗示著莎樂美內心唯美追求與處女情結的斗爭。結果是敘利亞人的自殺,自戀情結被美征服。


  第三組是希律王與希羅底。希律王對莎樂美懷有邪惡的念頭,他老是尋找、觀看、談論莎樂美。王后希羅底一再反對說:“你不要老是看她,你老是盯著她看。”希律王身不由己地被美吸引,這使他付出了為莎樂美斬滅先知,將給自己帶來災禍的代價。


  在這三組場景中,觀看者都處於主動的地位,勸阻者的聲音是微弱的,仿佛隻是一種對不幸的隱隱的提示,觀看者們對他們的話置若罔聞,身心都被美的事物所吸引。這樣三組觀看與勸阻行為意象的反復出現,強調了觀看與發現美、欣賞美,執著於美的密切聯系,也暗示了美的危險性。觀看與美相連,同時也與死亡相連。


  年輕的敘利亞人成為美的犧牲,希律王在莎樂美反復要求喬卡南的人頭之后說:“你的美讓我心亂,我看你看得太多了,可是以后不再看你了。人不能看東西,也不能看人。”希律王意識到對美的追求將威脅到自己的生命,他不能舍棄自己的生命,因此他放棄了觀看,即放棄了美。他不是一個唯美主義者。而莎樂美在得到了喬卡南的人頭之后說:“啊!你為什麼不看我呢?喬卡南?你遮擋住了你那能看見上帝的眼睛。喔,你見過你的上帝,喬卡南,可是,我,你卻從來不看,如果你看見我,那麼你就會愛上我,我,我看見了你,喬卡南,我愛上了你。”莎樂美強調發現美的觀看,並執著於追求美,為了美可以舍棄一切甚至生命。莎樂美最后被希律王下令殺死,她成為了為美犧牲的悲劇性人物


  如上分析,在這部戲劇的主要部分,在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和故事中,王爾德凸顯了唯美的主題,而這個部分幾乎是意象的領地。這些意象暗示了莎樂美內心的轉變,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王爾德人物處理的內涵,強調了王爾德的唯美追求。


  稿件來源:中華讀書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u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